文 /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 刘海涛 杨正礼 王峰 王宝君
物联网面向实体世界,物联网上的信息通过物联网终端和系统的感知形成的实体世界的镜像反映,以真实事件服务于金融管理和运行稳定,助力降低虚拟经济的金融风险。物联网金融的标准化制定为国家规范化发展金融提供了施政参考,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供了技术路线。物联网金融在钢铁行业的成功实践亦可为焦煤、石化等其他实体行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钢铁是我国国民经济普遍应用的材料,产业链上游是铁矿石、煤炭等基础资源产业,下游是新老基建的材料基石。在国际贸易争端下,钢铁产业链难免受到输入型通胀等动荡的影响,亦要满足我国经济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要求,但钢铁产业链面临着产能过剩、碳中和约束增强、资金吃紧等问题。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和国际争端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通过物联网金融来为钢铁行业健康发展贡献力量,对于稳定钢铁产业链具有一定意义。
物联网金融在
钢铁产业链中的实践
互联网金融具有面向虚拟空间,基于历史数据等特点,容易导致主观性特征,这增大了交易双方在身份确认、信用评价方面的信息不对称,贷款企业甚至可以更多地利用金融机构与自身信息不对称的优势进行证明信息造假,或在多家贷款机构取得贷款。物联网让虚拟经济从时、空两个维度上全面感知实体经济行为、准确预测实体经济的走向,让虚拟经济的服务和控制融合在实体经济的每一个环节中,如同血与肉的交融,将推动金融模式的新革命——物联网金融。
物联网金融的狭义定义是指金融机构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支付、资金融通、投资、资产管理及信息中介等服务的新型金融业态。物联网金融实质是将实体流、资金流、商流三流合一的金融业态,将线下真实事件数据化、实时化、可信化,从而将实体经济和金融的信息不对称消减至最弱,从信息画像中探索让利实体经济的模式,从信息不对称中践行新的信用体系。
物联网金融内核是物联网技术与金融深度融合的全新体系。通过对动产的全程无遗漏的感知,让物与钱实时动态一一对应,全面把控动产融资风险;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全面实时感知,有效预防企业经营不善等潜在风险;通过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感知协同,实现产业链资金的有效配置,真正地实现实体流、资金流、商流的三流合一,在有效把控风险的前提下,助力金融回归本源,让资金脱虚向实。
物联网金融在钢铁产业链中的实践离不开银行的支持,物联网金融的钢铁业务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动产融资。传统动产融资贷款时需要雇佣第三方监管公司对质押物进行监管,在这种业务模式中,监管的质量和准确性,主要取决于监管公司的管理能力和现场监管人员的履责程度,融资面临重复抵质押、押品不足值、押品不能特定化、货权不清晰、监管过程不透明、监管方道德风险、预警不及时等一系列风险。其次,对于企业来说,传统的动产质押,需要将企业的物转移到银行所信任的三方库,会增加企业物流支出,增加经营不便。物联网新技术的应用,为银行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案,有效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重振银行动产融资。目前相关银行已联合感知引入物联网传感设备和物联网金融数字经济平台,在贸易集散地和产业聚集地推进了企业生产空间和存销空间的智能改造升级,利用感知卡、感知视频、感知托盘等物联网产品及技术赋予动产以“不动产”的属性,实现了对动产的真实识别和区块链管理,使钢铁产业链的各方参与者均可以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全面感知和监督动产存续的状态和发生的变化。
钢铁产业链问题的核心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诚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物联网金融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深度融合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可信、安全的物联网金融科技体系,把物联网作为钢铁行业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进物联网金融科技在钢铁行业的全面应用,用物联网金融科技全面推动钢铁产业链变革从宏观上打通钢铁产业链瓶颈,从根本上解决包括钢铁在内的实体制造产业链信息不对称、监管不到位、诚信体系不完善等核心问题。
物联网金融助力实体经济、
防控金融风险
在物联网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江苏无锡走在了全国前列,无锡银保监局依托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与江苏银行、无锡农商行、江阴农商行三家试点银行(后扩展为六家)在钢贸领域试点开展物联网金融创新示范工程。物联网金融创新示范工程基于物联网金融科技筑起抵御信贷风险的授信门槛,实现及时有效的风险处置。
物联网动产融资业务,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动产质押物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提高质押物的风险防控能力;运用区块链技术,将货物及货物所对应的人、车、库、器等信息形成事件上区块链来解决各方信任的问题。通过物联网证据链实现货物所有权转移,来确保质押物权属清晰、没有争议,所有环节实现“闭环操作”,通过物联网金融科技与银行信贷系统的结合创新,实现了全程无抵押、无担保、无信用评级的钢铁物联网金融新模式,防控金融风险,服务了实体经济。
截至2021年底,物联网金融科技已累计服务实体经济企业4000余家,涉及了30多个行业大类,累计服务30多家商业银行、4家头部保险公司和5家金融租赁机构,金融机构累计纾困企业融资额超1000亿元,用信业务2万余笔,还款服务10万余笔,零风险、零不良。实现了线上全自动信用审批,随借随用随还,既降低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又防控了金融风险,被无锡、苏州两市分别列为银保监示范工程。据2018年统计,获得物联网金融服务的企业营业收入平均增长27%。净利润率平均增长14.21%。
标准化建设助力
物联网金融走向世界
“感知中国”团队创立了全球首个完备的物联网基础理论——“感知社会论”,该基础理论获得国际认可,其国际标准ISO/IEC TR 30174已由国际标准组织于2021年11月4日正式发布;基于该基础理论,团队构建形成了“共性架构+应用子集”的物联网基础架构体系,主导了国际物联网基础架构标准ISO/IEC 30141并于2018年8月正式发布;团队基于物联网的基础理论和架构体系,国际上首个突破了物联网的可信核心体系,解决了金融监管的难题,通过50多个成员国投票通过,形成了全球首个物联网金融科技标准ISO/IEC 30163,该标准已于2021年3月12日正式发布。“感知中国”团队掌握了物联网从基础理论、架构体系到最关键的物联网应用——金融科技应用最核心的三层体系,掌握了全球物联网最高话语权。
吸收示范工程经验,
构建钢铁产业新经济业态
一是基于物联网金融科技重构钢铁产业链金融机构信贷门槛,继续实践全程无抵押、无担保的物联网金融模式:提升金融机构服务钢铁产业链效率,实现全线上自动化信贷、按需放款、随借随用随还;为钢企上游铁矿石、钢铁、煤炭等供应链企业以及下游代理商及制造业用户等提供产业链金融服务,解决钢铁产业链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彻底打破钢铁产业链资金瓶颈和监管难题。
二是在此基础上对钢铁产业链透彻感知,实现钢铁产业链深度融合。用终端用户的需求、市场订单来决定中上游的产能、推动钢铁行业产业链模式变革,对产能、仓储有效利用,以物联网金融为抓手,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行业核心企业做大做强,深化区域布局协调发展,在钢铁行业形成安全的金融服务、全面的质量体系、市场订单驱动下的无产能过剩的生态体系。
三是推进代表企业开展钢铁、煤炭、化工等领域的物联网协同创新示范。开展物联网环保监测、物联网物流监管、物联网消防监管试点,形成创新引领发展新局面,实现绿色发展,减少污染物排放,助力碳中和建设,构建钢铁和谐发展新格局。
参考资料
[1]惠娟、许洁:《物联网金融:一场新的金融变革》,载《金融电子化》,2019(06),34页
[2]刘海涛:《物联网重构我们的世界》,149-15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3]李德升:《物联网在保险领域的应用展望》,载《金融电子化》,2015(11),26页
[4]刘海涛:《物联网金融的未来》,载《金融电子化》,2019(06),38页
(栏目编辑:马俊)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