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年之春
正是物联网大展宏“兔”之时
2023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如何发展
天翼物联物联网研究中心王志成博士
从个人角度
提供以下6个方面的分析判断
01 产业规模
连接规模和收入规模全面增长
首先,蜂窝物联规模预计达到23亿。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2年末,三大运营商蜂窝物联连接数达到18.45亿,不仅实现了物超人,同时连接数增量再创新高。基于对政策重心(全力发展经济,数字经济是重点等),市场供给(芯片紧张结束、新型物联终端发展等),市场需求(市场主体自发性数字化变革等),技术动能(新基建设施,5G RedCap商用等)等因素的理解,个人认为2023年新增连接量将不低于2022年的水平,预计总量突破23亿。
图1 2017-2023年蜂窝物联和移动电话数(亿户) 数据来源:工信部
其次,收入规模增速预计高于连接规模。2023年,随着高价值5G物联连接规模化,车联网、视频监控等高价值业务场景的规模领航,促进连接、平台服务的收入增速,高于连接规模增速。
02 发展模式
物云融合的协同化发展方式
2023年,物云边融合的模式将成为业内主流。
首先,从“物”端来看,行业终端类型增多、网络直联的模式等将直接产生对计算、存储等云边基础设施需求,以及连接和设备管理、数据要素管理与应用等平台需求。由此,物端需要云端提供资源保障。
其次,从“云”端来看,2022年,多个头部的物联云平台宣布退出市场,包括UCloud、阿里、谷歌、SAP、博世、IBM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纯粹的平台,为第三方的连接和设备进行服务。由此,云端需与物端进行捆绑,方能获得良好契机。
基于此,各运营商已经在2023年初规划了协同化的思路:在产品上,通过自研系统、SDK等方式,使二者对接;在营销上,通过制定销售政策,促进二者的联动销售。
03 5G物联
多重因素促进首波规模增长
截至2022年末,全国5G蜂窝物联数约1500万,仅占蜂窝物联总数的1%左右,远低于移动用户中的占比。个人认为,多个因素将促进2023年5G物联实现首波规模增长。
首先,5G解决方案日益成熟。以绽放杯为例,2022年,商业落地之后项目占比已经达到56%。
其次,5G专网能力提升。不仅各运营商继续升级专网能力体系,匹配各垂直场景需求;同时,企业也在自建专网,并进一步扩展。
第三,5G RedCap商用。在R17冻结之后,网络、终端等测试工作正稳步推进。预计2023年下半年,5G RedCap将正式商用,进一步降低成本,匹配各场景中对网速、响应、能耗的均衡需求。
第四,5G物联直联化。CPE的方案虽然能够快速推动5G普及,但却增加了延迟,并且未能实现平台对终端的数据采集与管理。因此,产业已加速推进终端直联,包括现有设备加载5G模块,打造5G新终端等。
第五,运营商大力促进。各运营商已将5G物联的发展作为新一年重点工作,如中国电信推出5G inside计划,打造100款以上的行业终端,促进5G物联规模化。
04 C端市场
人物融合终端实现快速崛起
根据工信部《物联网卡安全分类管理实施指引(试行)》(工网安函〔2020〕1173号),对于个人用户,一个身份证可最多绑定10个不带语音功能的号码,从而奠定了C端物联市场可发展的基础。
目前,C端物联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成熟产品,将成为2023年的亮点。
第一,智能手表。目前,产品每年出货量接近4000万,而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将保持旺盛;
第二,养老设备。在老龄化持续加剧的背景下,智能拐杖、轮椅、家用监测等具备定位、背景录音、电子围栏、报警等功能的设备,将得到广泛应用;
第三,智能项圈。“它经济”的兴起,促进对宠物进行健康、位置等监测和管理的产品兴起;
第四,车载终端。新车已经普遍实现智能化,并由此带动存量车主通过智能后视、OBU等方式对车辆进行改造;
第五,新型家用终端。如学习型平板、家用电动车、民用无人机等。
05 物联转售
从局部试点走向规模化商用
2021年,中国联通启动物联网转售试点,并同7家虚拟运营商签订合作协议。经过2年的对接测试、流程优化,2023年1月,工信部正式下发《关于中国联通和优友互联合作开展移动物联网业务转售的批复》,标志着移动物联网转售正式开展。
个人认为,预期后期,将有更多第三方虚拟运营商获得物联转售的牌照;并且,在运营商内部,亦可能通过聚合省网资源,由一家专业公司,具备全网业务经营能力,成为事实上的虚拟物联运营商。
06 芯片模组
境外制裁推动国内市场内卷
以美国为首的制裁对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一是在芯片供给上,预计限制14nm以下的先进工艺,而由于物联网芯片主要使用14nm及以上工艺,因此能够在国内继续设计和制造,并能够获得进口输入;二是在模组应用上,目前国内物联模组厂商已经占据了全球60%以上的份额,而部分西方国家已经着手启动对中国物联模组的限制。
基于上述的判断,个人认为,国内物联芯片的供应在2023年不会受显著影响,但物联模组领域,尽管中国新增蜂窝连接数占全球的70%,但若境外市场被封堵,让各厂商回流,势必加剧国内市场内卷,短期带动成本降低,而中长期则影响创新性。
作者简介/Profile/
王志成:博士,天翼物联物联网研究中心行业总监。
注:本文系研究者个人观点,与所在单位无关。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