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当我萌生离开第一家公司的念头时,我曾认真思考过是否以数据分析师作为终生的职业规划,在当时做了很多网络research,读了很多相关书籍,然后认定为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职业方向,于是欣然接受第二家公司的offer,踏入这个行业方向。
而今想来,当年无论在网络还是书籍中读到的分享,大概率都是幸存者偏差带来的好的启示;又恰逢当时互联网行业刚刚释放出对数据分析师岗位极大的诉求,谁也无法料想十几年后行业的发展会给这个岗位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我并不能说成为数据分析师与我而言是一个错误的选择,相反正因为选择成为数据分析师,我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发展机遇,所以倘若人生有机会再来一次,我大概率还是会做出相同的选择,但我却并不建议今时今日的年轻人再选择互联网数据分析师作为长期职业发展规划。
我二十几岁初入职场时,对「好的」职业发展方向的定义是:
1)有岗位壁垒保护,不可替代性强
2)市场需求大,当前供不应求,目前可见的薪资水平符合预期
3)是时间的朋友,Ta需要是一个历久弥香的岗位,像财务,HR一样经验是难能可贵的财务而不是相反
在当时,我尽己所能看到的世界里,数据分析完全符合我的定义,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加入第二家公司做数据的前几年里,我获得了飞速的成长,尤其是薪资和职级,然而我对一切判断的初次转折发生在2019年。
当我因为各种原因考虑离开第二家公司再就业时,彼时的互联网已经过了最巅峰的发展时期,一切可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都有了头部独角兽的诞生,整个行业再相当长的时间内已经没有出现新的独角兽公司了。所以当我去市场寻找新的工作机会时,我发现摆在我面前的依然是数据分析专家/主管/经理等职位,虽然依然有可观的经济收入,但事实是从个人成长上已经到了天花板了。
幸运的是当时的资本市场认为Saas行业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因此涌现了一批不错的Saas公司,其中就有专注在数据领域的某创业公司,当时我判断认为如果在甲方公司数据分析师注定是个辅助岗位的话,那么去一家做数据的公司,我是不是可以成为主营业务部门?抱着这样的信念,我加入了这家创业公司。你瞧,即便受到了一些打击,在19年的时候我依然不曾考虑放弃数据分析作为长期的职业规划。
从19年到23年的四年,经历了国家政策,技术,行业成熟度,疫情一系列的变化,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不再执着与必须坚守数据分析的岗位发展,也认为今时今日的数据分析师对当下的年轻来说不再是一个好的选择。原因大概是:
1)经过20多年的发展,互联网很多产品,运营的方法论已经日趋成熟,很多这个行业的公司已经有了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的经营经验,大量公司的业务趋于稳定,对数据的诉求回落为「看数据」维持经营,需要通过数据分析解决的问题急剧减少
2)近几年技术的发展,衍生了非常多的数据分析工具和运营工具,极大的降低了产品经理及运营同学使用数据的门槛,业务同学依赖工具可以解决很多过去需要依赖数据分析师解决的问题,从而导致岗位需求量降低,原有职位门槛变高
3)国家经济周期的变化以及疫情的影响,导致短期内众多企业都会精打细算过日子,在我们的众多客户中,数据作为「高成本」职能部门被裁减的风险极高
4)升职天花板明显,大部分公司的数分团队不会超过10个人,倘若你志在职场大展宏图,在初入职场时应选择为公司创收的岗位
人的一生很长也很短,大部分人能够专注用来做职场拼搏并获得职位晋升的时间大概就在刚毕业的7-10里,在第10年,你是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样的位置终将走向什么位置,大概已无法改写,所以啊,年轻的人们,好好做从业的第一次选择吧,更多的时候选择比努力重要。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