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住大数据“杀熟”的手

大数据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你遇到过大数据“杀熟”的情况吗?

中秋国庆长假在即,很多人计划出行,在网上订酒店、买机票,但同一家酒店、同一趟航班,不同人买到的价格却可能不同。这种现象的背后,是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在捣鬼,俗称“大数据杀熟”。该现象近年来主要集中于在线旅游平台,在机票、酒店等费用上,老用户的价格反比新用户更贵。而随着大数据的应用日趋普遍,这种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现象日渐向更多领域蔓延。

有媒体调查统计,常见“杀熟”套路主要有三种:根据不同设备进行差别定价,比如针对苹果用户与安卓用户制定的价格不同;根据用户消费时所处的不同场所,比如对距离商场远的用户制定的价格更高;根据用户的消费频率的差异,一般来说,消费频率越高的用户对价格承受能力也越强。在传统的商业道德里,熟客是应该享受优待的。大数据时代,一些商家却反其道而行之,玩起了“大数据杀熟”的套路,消费者只能大叹防不胜防,正所谓“最懂你的人伤你最深”。“大数据杀熟”利用信息不对称,造成消费者被动承受损失,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斩断“大数据杀熟”的黑手,监管部门必须主动出击。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的《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将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规明确,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文旅部此次明令禁止,是从政策规定层面约束商家行为,为消费者营造真实公平的在线消费环境。而遏制更广泛领域的“大数据杀熟”仅靠政策规定还不够,还需多方协力。在商家的重重包装中,消费者通常难以意识到自己被“杀熟”,即便要维权,搜集证据也相对困难。因此,相关部门应在监管的体制机制上积极创新,尤其是提升监管的技术能力,依托新技术,建立如大数据价格监测体系,创建消费者网上投诉机制,对杀熟等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做到及时、全面地管控。积极落实新规的有关要求,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打造让消费者放心消费的法治环境。

技术是把“双刃剑”,大数据被用来优化服务我们欢迎,被用来精准“杀熟”我们必须亮剑。“因为懂你,所以伤你”的“杀熟”行为是时候画上休止符了,毕竟“杀熟”伤了老客户的心,也伤了平台未来的发展机遇。做生意讲究以诚相待,无论是老熟客还是新朋友,都应该尽可能提供优质服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