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启事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如果你关心、关注中医药事业发展,并对此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欢迎和我们分享。要求:有思考、有分析、有建议,字数:2000字左右,投稿邮箱:tjb2@vip.163.com
“团结报团结网”近期陆续推出《中医药·专家谈》栏目,敬请关注。
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中医药历经了几千年的发展,并凭借“辨证论治”的方法,为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如何传承、发展中医药的问题应运而生。
“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人工智能已进入崭新的融合时代,所有行业都在寻求与之结合的最佳方式,实现自身的突破性发展。笔者认为,如何在中医药行业中,将人工智能与中医药紧密融合,实现我国中医药的智能化传承与发展,是我国中医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智能化传承
中医药在我国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参考文献数量十分庞大,但是在资源挖掘方面却十分匮乏,对中医药的传承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次,中医通过具体的实践来总结经验,但由于每一次的实践对象不同,可能会使总结的经验带有个别性、差异性,成为了中医传承道路上的绊脚石。
合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挖掘有效的名老中医背后诊疗的规律,找寻传统经验是如何用于临床辨症论治的过程,并对大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最终通过独特的算法应用于中医的智能辨证,才能达到将传统中医药经验变为科学的、有规律的大数据。这样不仅解决了中医传承的历史局限性、个案差异性,也为专业人员在进行中医药学习、传承和研究发展时提供了参考依据,提高了中医药人才培养、传承效率及全面性。
智能化诊断
从现代化诊断技术角度来看,当前中医的病证诊断标准、病证动态演变规律及疗效评价,都缺乏精准客观的诊断量值,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医诊断技术上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利用中医现代诊断技术及计算机信息技术,更好地建立起具有中医特色的智能化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有力的客观依据,这将是中医诊疗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医病证诊断研究领域,各类人工智能技术、数据挖掘算法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仍需要针对中医病证临床数据的特点,做更全面深入的探索。
智能化理疗
近年来,人们的健康理念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日常健康保健为中心,即使没有病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进行轻松的医疗保健保养,这就使中医智能化理疗设备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多。
将中医理疗通过与现代技术进行人工智能融合,以中医的理念、方法进行科学嫁接已是现代理疗的趋势。目前已研发使用的中医智能理疗设备有电针仪、针麻仪、灸疗仪、激光治疗仪、经络导平仪及磁疗仪器设备等。虽然智能理疗已经进入我们生活,但实现中医药理疗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而言之,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都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新时代下,中医药的发展也将与这些新兴技术密不可分。将人工智能用于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能带动中医诊疗技术变革与创新,还可推动现代中医药理疗健康产业的崛起和有序发展。接下来,传统中医药更要紧随相关政策,产、学、研结合,多学科交叉开发,进一步推进中医药的完整传承与开创性发展。
【中医药·专家谈】刘英才:把中医针灸上升为一级学科(征稿ing)
【中医药•专家谈】项凤梅:中医治未病发展问题及对策
【中医药·专家谈】何勇:中西医结合康复发展之我见
作者 _ 李恺阳
本期编辑 _ 王艺晗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