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航实现从南苑机场到大兴机场的转成运行,一连串硬件设备升级,业内自有说法:鸟枪换炮!
智慧出行带动服务升级
南苑机场时代,一进入春运阶段机场里就排起“长龙”。从早晨5点出第一张登机牌开始,早高峰至少要花费3个半小时。
今年“搬进”大兴机场,中联航推出一系列智慧化设备。打通了高峰期分流客群的通道:
不需要托运行李的旅客被引流到自助GUESS机办理值机;携带超大行李的旅客则被分到人工柜台办理行李托运;一些出行经验丰富的旅客可以直接在自助行李托运平台办理业务。
“三渠分流”之下早高峰时间被压缩了三分之一。
紧跟旅客分流之后,行李托运设备也实现了升级。目前中联航采用了行业内主推的“行李追踪RFID系统”,旅客通过手机APP就能对行李进行全流程追踪。
设备升级对地勤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和自驱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应的,他们的行业竞争力和自信程度也在不断增长。
柜台是固定的,爱心是流动的
从前中联航也有设有军人优先通道、加急通道等。
而现在大兴机场4楼K岛的2号柜台专门设立了“爱心柜台”,专门面向老弱孕幼和“三小”(小型珍贵器官运送、UM乘客、小动物)。
虽然柜台是固定的,但地勤工作人员的爱心是流动的。中联航特地遴选出一批眼里有活、心里有客的服务人员成立了“特服小组”,专门“流动识别”有需要的乘客。
据地面服务部客运一分部副书记冯茜回忆,“特服小组”服务特殊旅客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前两天一位预备回东北过年的阿姨,背着沉重的双肩包站在机场休息。工作人员敏锐意识到阿姨可能需要帮助,赶忙上前询问后才知道,阿姨腰有旧疾,背包跋涉一路腰上疲惫得紧。得知这一状况的特服小组主动帮阿姨申请轮椅,一路推到安检口并协助安排了优先登机。
机队规模扩张,AOC配套升级
从南苑机场转场到大兴机场,中联航的机队规模从49架升级到53架,中联航也实现了从小型航空公司到中型航空公司的升级。恰逢春运,AOC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相应增大。
幸好转场到大兴机场后,AOC控制大厅的升级扩张,在硬件设备上“顶上一把力”!
据了解,从前中联航的运行控制大厅只有上百平,支撑席位只有13个。在工作面积小、设备简陋的环境里,AOC各部门之间“沟通基本靠吼”。
而现在,在上千平米的AOC控制中心大厅里,中联航的席位增加到27个,今后还有扩充的可能。设备升级让工作人员摆脱了“地空对话”时要播一串数字打微信电话的尴尬处境,通讯调度平台投入使用之后“一键”就可以实现精准沟通。
中联航独飞三、四线城市的航线较多,意味着为许多小众城市的在外务工人员搭建起了唯一的“天上回家路”,因此在AOC工作人员春运期间调控针对独飞小众航线的飞机格外下功夫!
中联航运控部飞签分部经理宋淑娴介绍说,为应对三、四线城市硬件设施不好、天气预报不准确的情况,AOC工作人员会经常打电话与对方确认天气等情况,尽量避免因为天气不够标准而导致的不能成行。
硬件提升,空乘为转场做足预案
据了解,中联航的空乘人员在转场至大兴机场之前,已经专门针对大兴机场的流程课件进行学习。因为大兴机场投运时间不久,空乘人员能明显感受到机上不少乘客会对大兴机场的交通等设施情况不了解。为了应对乘客旺盛的资讯需求,空乘们会在飞机上就给予大家关于机场配套设施的具体使用建议和指导。
转场至大兴机场对于中联航的空乘来说,硬件设施的提升让空姐们直呼“高大上”。公司的整体外观较以前更加的大气靓丽,运行楼、培训楼、出勤楼等也非常清晰明确,整体办公环境更加工整安静,各项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公司为每位员工准备健身房、篮球馆等提升员工身心健康的场所,同时也丰富了准备室化妆间,及专业的航前检测设备等。
现在空乘在飞前准备会上都用起了智能电子设备,ipad和电视屏幕联动,画质更清晰了,准备更详尽了,空乘们的服务热情也更浓厚了!
同时联航金翼品牌乘务组也将会在三亚、梧州、珠海等航线中开启“2020温暖非你莫‘鼠’”节日航班特色活动并送上精致新春好礼。每一个航班一个主题,从“温暖回家路”到“金鼠闹元宵”贯穿整个春运。
从南苑到大兴,中联航改变的不仅是起降机场,更是设备的升级和服务理念的改观。今年春运期间,中联航大兴进出港预计承运旅客超过83万人次。其中节前高峰为1月18日-24日,预计日均客流量超过2.2万人次;节后高峰为1月29日-2月3日,日均客流预计约为2.3万人次。
照片来自:陈风檩 狄辉
编辑:TF031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