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图书:不晦涩重应用更细分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在电商平台搜索“大数据”“人工智能”,基本没有近年来出版的新书,但这不是近两年很火的前沿科技吗?

“因为人工智能现在已经从理论、概念转向了实践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信息技术分社社长陈冀康用一句话回答了《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的疑问。原来,现在搜索人工智能类图书,需要键入的是诸如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算法、Python神经网络编程等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专业词汇。

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概念就被提出。直到本世纪,尤其是2016年、2017年,谷歌的算法阿尔法狗一次无失手的战胜世界多国围棋名将,成为人工智能崛起的标志性事件。此后,人工智能便快速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领域,浸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一些经管类图书出版重镇,一直在密切追踪人工智能发展轨迹,既挖掘技术流的图书,满足程序员等专业人士的学习需求;又以深入浅出的表达,服务大众读者了解前沿科技的渴望。有的少儿出版社,还推出了给孩子看的人工智能图书。

从概念描述到技术解读

对于人工智能类图书在国内的出版轨迹,记者在采访中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答案。

人工智能火爆之初,国内引进出版了一批经典理论图书。比如作为国外著名高等院校教材的《人工智能》,人邮社在2018年推出了第2版,第3版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人邮社即将推出第4版。“理论图书主要是要不断翻新。”陈冀康说。

2019年左右,大批关于人工智能框架类的实践图书开始出版。“这一类有引进也有原创,基本没有卖得特别差的,普遍都有三五万册的销售量。”陈冀康分析,因为这类书面向专门的某一领域,并且和企业应用相结合,保证了一定的销量。

随着企业对人工智能人才需求增多,现在求职培训类相关图书开始进入出版人的选题视野。记者了解到,当当网刚刚发布的“双11”战报显示,程序员最爱买的计算机图书前三名榜单中,全部和数据与机器学习有关,分别是《Python编程 从入门到实践》《对比Excel,轻松学习Python数据分析》《机器算法》。人邮社的《百面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带你去面试》,也已经有了几万册的销量。

中信出版集团灰犀牛分社主编寇艺明策划出版了《智能革命》《暗知识:机器认知如何颠覆商业和社会》《影响未来的新科技新产业》等多本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相关图书。在她看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图书内容最近几年最主要的变化就是从概念描述到技术解读。未来会更偏向于应用领域的发展和解读,新技术和新突破方面会有一些好的作品出现。

陈冀康也认为,在大数据应用方面,中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只是应用场景比较差异化,一本书难以‘一统天下’。”陈冀康透露,他们正在关注大数据需求应用旺盛的金融行业、医疗行业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众图书编室主任曹沁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学一门学科,开始是基础课,之后上专业课,再进行实践。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是如此。”

作者“掐尖”表达精准

对于前沿科技,普通大众也有非常强烈的阅读需求。如何请专业的人将专业知识传递给更多大众读者,是编辑们策划人工智能类图书的难点所在。

“我们会选择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比较强的作者和团队,这是保持图书整体质量的基础。”曹沁颖坦言,找到这样的作者也比较有难度。

中信出版集团坚持对作者和选题的“掐尖”原则,也就是说会选取某个领域最权威的人或者实力最强的企业,作者同时还要具有较好的文字写作水平。

中信出版社高级策划编辑张英洁策划出版过中国大数据第一人、阿里前副总裁涂子沛的《数据之巅》《数文明》和《数商》,其中《数文明》出版迄今销量已超过10万册。今年,她又策划出版了人工智能领军人物斯图尔特·罗素所著的《AI新生》。“这些顶尖专家,对该领域有发言权、有新想法、有精准的表达能力。”张英洁说。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话题非常艰涩深奥,如何专业性与趣味性兼备?

人邮社图灵公司策划的《人工智能简史》,目前累计销量5.2万册,获得了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等奖项。图灵公司总编辑安达告诉记者,该书由人工智能一线专家尼克撰写,史料涵盖了几乎能掌握的所有维度。为了保证趣味性,几乎没有数学公式和生僻的专有名词,而是尽力把历史写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

张英洁则认为,如何平衡观点与案例是一个难点。比如在《数商》中容纳了非常多的有趣故事,而且邀请插画师配了精美的插图,让读者在有所收获的同时,也能得到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除了科学性、趣味性外,曹沁颖还提到,科技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图书出版周期比较长,又需要给读者一个长远的启迪和思考,所以在内容上,如何将时效性和长远性进行平衡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点。

在孩子心中播下兴趣的种子

近年来,与人工智能息息相关的编程、机器人课程非常火爆,同类书也出版较多。但据童趣出版有限公司资深编辑何况观察,不少这类图书过于重视普及知识或技术,却忽略了如何让孩子真正走进它,从而产生兴趣。

“来到2040年的某一个早晨。此时的你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妈妈再也不会用‘狮子吼’喊你起床了。你是被智能睡眠监测仪器唤醒的,这是一个小小的手环,它一整夜都在监测你的睡眠质量,并决定何时唤醒你。”这样有意思的故事和表达,在何况担任责编的《给孩子讲人工智能》中比比皆是。

何况希望,通过一个个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的故事,让孩子们了解科技的前世今生,认识背后的科学发展巨匠,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学习兴趣,“这才是能给孩子启迪的有人文情怀的科普读物”。

《给孩子讲人工智能》是涂子沛写的第一本童书,在沟通中,编辑和作者有很多“交锋”。何况举例说,从作者角度,会认为有些技术层面的概念,在做普及工作的时候必须要提,但从编辑角度看,对这个年龄段的读者,不需要详述具体原理,因为这必然涉及学术术语,从而陷入层层解释之中,只需要告诉孩子因为什么、所以怎样。经过多次修改,这套书最终呈现出的模样,获得了广泛认可,短短3个月销量已超过3万册。

今天的孩子是智能社会的原住民,他们必须有适应智能化生活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就像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所言,阅读这样的科技科普图书,就像在孩子心中播下一颗种子,期待着长成结满迷人智慧之果的参天大树。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