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励飞陈宁:人工智能的最终目的是影响每个人的生活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在刚刚结束的2018年拉斯维加斯CES展上,深圳企业大放异彩,参展商数量大约占到总数量的10%。

深圳一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云天励飞成为了参展企业之一,联合合作伙伴推出了DEEPEYE120人像识别嵌入式引擎。这是一家由两位“千人计划”专家于2014年8月在深圳创建的公司,专注视觉智能。云天励飞开发的第一代动态人像识别系统——云天“深目”上线一年多以来协助公安破获各类案件3000余起,找回多名失踪儿童和走失老人,该套系统也曾服务于杭州G20峰会西湖核心安保圈、乌镇互联网大会、全国双创周主会场等。

在业内都在谈论人工智能技术需要与具体的行业的相结合时,云天励飞称得上提供了一个快速实现产业化的样本,深耕安防领域,在2016年,它就实现了过亿销售额。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云天励飞创始人兼CEO陈宁。在陈宁看来,人工智能技术其实还不成熟,只是处于初步阶段,而未来人工智能最终的目的一定是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

《21世纪》:请简单介绍你们的产品。

陈宁:我们在公共安全领域打造的这套云天“深目”系统,在公安内部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已经有了3000余起案例,包括15小时找到失踪儿童,24小时寻找到走失老人等案例。民警通过动态人像识别的APP,大概可以用两秒钟的时间定位深圳的任意犯罪分子从机场到地铁及跨区域的城市面的活动轨迹。

其实这就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具体应用,相当于把公安从全城的海量视频监控中找人的这种刚需的效率提升了百倍甚至千倍。原来可能需要十个人看一星期视频,在视频中找人,但现在通过机器,缩短到两秒钟,并且准确率大幅提升,这就是人工智能的威力所在。

《21世纪》: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做动态人脸识别的公司,你们的一个特色在于基于前端芯片提供解决方案,能否具体谈一谈这种技术?

陈宁:更准确地说,我们提供基于“端到云”的这样一种解决方案,在前端通过嵌入式,包括芯片和算法,在摄像头里面本地化地去分担和处理一些任务,做一些智能化的预处理,然后把很少量的有用信息传输到云端。

在云端基于这些有用信息,去做汇聚和大数据分析,才能够做到高效的全城视频监控,秒级人脸检索,传统的视频监控是把全部的视频流汇聚到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对大量的信息做处理,这个效率就非常低。

《21世纪》:很多人都说人工智能需要在垂直领域落地,而不只是谈技术本身。除了安防领域,你们还会进入到哪些行业?

陈宁:我刚才提到的“端到云”技术路线,其实是在设计一系列的前端芯片,能够装载在这些摄像头里面,从而把摄像头变成智能化的设备,可以实时提取和分析有用的信息,而不只是具备视频采集功能。

比如在监控的场景下,芯片可以把监控环境里的所有人脸提取出来,把树木、道路等不相关的剔除出去,并且把人脸压缩成一个特征值,就相当于每个人的ID一样,把这个ID传输到云端数据中心。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在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未来的机器人可能需要一双或者多双眼睛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做出判断和响应,甚至与人类交互,机器人不只是依靠云端的大脑,它同样应该有本地智能,在诸如避障等环节,它需要在本地做一些识别和判断。

这就是这颗芯片可以起的作用,它其实可以赋能所有需要眼睛的地方,只是说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但底层的技术平台是一样的。

《21世纪》:目前你们的行业布局是什么样的?

陈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分为了安全、便利、愉快这样几个层次,逐步改善人类的生活,所以我们进入的第一个行业就是公共安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逐步走向民用,比如智慧社区、智慧校园等,通过智能化的人员管理、辅助系统,能够让大家在环境中更加便利。另一个行业是智慧商业,通过对人群和个体的精准分析,可以实现精准营销。

《21世纪》:你曾经说过,人工智能现在更多的应用是to B,而不是to C,为何会有这种判断?

陈宁:现在人工智能技术其实并不成熟,还有非常多的局限性,整体只是处于一个初步阶段。对我们自己而言,短期内首先是聚焦于行业刚需,这是比较容易挖掘的,我们可以去定义这些技术。

就好像拼七巧板,技术是一块板,它有边界条件,市场需求同样是一块板,也有边界条件。我们拿着几块板去拼,能够让二者咬合在一起,即是把技术和市场需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产业化落地的问题。

而消费类的需求是更加发散的,它的边界条件更加不确定,所以需要技术发展得更加成熟,技术的边界条件也更加开放。

《21世纪》:人工智能真正迎来to C的应用这个阶段,大概需要到什么时候?就好比手机,未来会不会有一种人工智能辅助机器,为每个人所用?

陈宁:是的,人工智能最终的目的一定是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甚至改变我们的身体本体。但它一定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可能发生在一夜之间,甚至也不可能发生在一两年之间。

《21世纪》:在这一波人工智能的浪潮中,出现了很多海归回国的现象。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是否意味着中国正在迎来一个重大的机遇期?

陈宁:是的。中美之间有很大的互补性。美国有源头创新的一些优势,中国拥有活跃的市场、人口红利等。

人工智能这几年的发展让这样的互补特性更加明显。人工智能虽然研究了61年,但其实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处于低谷的,上世纪90年代学神经网络的PHD们甚至找不到工作。一直到2012年工业界关注,这一波人工智能热潮才开始起来,到最近两年才真正火起来。

很多基础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上还是聚集在美国、以色列、欧洲等地,尤其是北美。中国留学生出去很多是读工程的,人工智能给大家积累了这么多年的技术带来一个很好的施展机会。

其实中国老百姓对于新技术的热情和拥抱度是高于美国的,所以原创技术和市场在中国能够实现完美结合,我认为这是吸引海归回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21世纪》:说到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现在普遍在说缺口很大,很多公司都面临招人难,或者招人成本很高,这背后涉及到人才培养的问题。你怎么看中美之间的差距?

陈宁:中国过去这方面相对较弱,但中国的学习能力和自我修正的能力很强,比如很多高校现在都有研究人工智能的教授,有相应的学科设置,所以中国在快速赶上,相关的论文在全球已经是名列前茅,至少先从数量上赶上来了。

下一步其实更应该提升质量,尤其是原创技术的质量,但这需要一个相对比较漫长的过程。无论是培养人才,还是培养原创的环境土壤,需要知识产权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这不是靠一两个教授、一两个学校就能做得到,也不是三五年内就能做得到的。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