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增能计划”“黄浦AI 16条”,为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发展黄浦区再出实招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新一代人工智能是当前引领性的战略性技术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黄浦区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即将出台《黄浦区关于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黄浦区关于加快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意见》相关情况。

《实施意见》是今后三年黄浦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发挥黄浦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丰富、影响力大等特点,实施以“场景+龙头企业+生态”为主导的“AI增能计划”。到2021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高地,打造创新发展新动能。具体包括:

——在应用场景上,形成5个以上具有黄浦特色的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场景、15个区级以上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项目。

——在产业集聚上,引进集聚一批行业标杆性龙头企业和人工智能核心企业,产业规模力争达到百亿元。

——在创新生态上,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展示交易平台、专业服务平台,智能基础设施能级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在人才集聚上,引进和培养一批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工智能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集聚地。

《实施意见》还明确了“三大导向”。一是以打造标杆型示范场景为导向,进一步释放场景优势。从经济发展、城区治理、民生服务三个方面,深挖应用潜力,推动人工智能跨界融合、开放融合,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社会生活智慧化升级,努力让更多人工智能成果造福人类。主要包括:在经济发展板块,重点发展AI+金融、AI+健康、AI+零售、AI+商务四个领域,以增强服务水平、提升品牌价值。在城区治理板块,重点发展AI+政务、AI+交通、AI+治理三个领域,以提升行政效能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民生服务板块,重点发展AI+教育、AI+居家、AI+文旅三个领域,以提升用户体验感。加快推进“一街一带一环”示范项目,即南京路步行街智能化改造提升、外滩滨江带智能安全监控,以及环人民广场智能文旅体验项目。

二是以营造人工智能创新服务高地为导向、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平台支持、深化金融支持、集聚特色产业,努力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帮助企业降低人工智能创新周期与成本,激发企业创新动力。主要包括:优化外滩滨江带、北京东路地区、广慈-思南国家转化医学创新产业园区、江南智造文创集聚区,构建“一带三区”空间布局,打造人工智能创新服务高地。

三是以凝聚和完善产业要素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制度供给。加快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完善知识产权科研成果转化等支撑体系、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更全面、更精准、更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政策体系,全力打造人工智能最佳生态,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为配套《实施意见》,加强政策衔接互补,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更精准、更深入、更有力的扶持,黄浦同步制定了《政策意见》,从“创新应用”、“企业发展”、“载体建设”和“生态环境”4个方面 制定了“黄浦AI 16条”,具体包括:

——支持创新应用更丰富。主要包括:开展国家、市级人工智能产业项目的区级配套。支持区级企业开展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产品)的前沿应用、提质增效的深度融合创新应用等。

——支持企业发展更迅速。主要包括:鼓励和支持设立人工智能发展引导资金,发挥政府资金杠杆作用,吸引企业集聚。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促进企业改制上市等。

——支持载体建设更深化。主要包括:从优化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实施专业改造方面,给予载体改造补贴。支持载体开展品牌建设等。

——支持生态环境更优化。主要包括:支持企业强化知识产权专利管理体系。鼓励功能型平台建设。支持科技服务业发展。支持重要赛事和重大活动举办。

据了解,黄浦区作为上海国际大城市中心城区,每平方公里产出110.96亿元(16.6亿美元/平方公里),经济密度领先世界。当下,黄浦依托丰富的应用场景资源、高密度的专业服务机构、智慧城区建设成果,已经吸引了一批人工智能企业。2019年以来,黄浦区与上海信投、光启集团、中国移动等围绕5G 基础设施建设、城区“智慧大脑”建设等开展深度合作,加速构筑“万物互联”基础网络。黄浦区还联合中金资本发起中金上海长三角科创发展大基金,协同推动长三角地区金融、科技元素的融合发展。

接下来,黄浦区还将进一步积极开放应用场景,开展政策资金申报和扶持,深化金融创新服务,全力打造要素齐全、开放协同的良好生态。

作者:上海电台记者周导、孙萍

编辑:黄丽娜

责任编辑:包露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