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单!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预约排到半年后,AI算力需求六年暴增30万倍,这个市场崛起了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视频加载中...

据说最近在武汉科技界里都流行这么打招呼,不是“您吃了吗”,也不是“您苗了吗”,而是“您算了吗”!算什么呢?原来一个多月前武汉市建成的第一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刚开张就天天客满,满负荷运行,目前预约那里的人工智能计算服务,已经排到半年以后了。

这个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是算什么的?为什么这么火爆?

算天、算地、算人!比如,算天吧,帮助天文学家在20万颗星星的星空图中定位某种特征的星体,本来需要耗费169天,但在这儿,10秒就搞定,大海捞针如探囊取物。关键不仅是高大上的天文学需要人工智能,未来几年依靠人工智能实现智能转型几乎是各行各业的必修课。据中国信通院预测到2030年约70%的行业企业就都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到那时算是“标配”了。

这么重要的技术刚需为什么如此紧缺呢?人工智能其实就是依靠“数据+算法+算力”这一组人工智能“天团”赋予机器类似人类的智慧。大数据就像是各种食材,怎么做这些菜就要看菜谱,也就是算法了。而算力就像是厨师的厨艺和做菜的速度。目前相对最不缺的就是数据这食材了。现在咱们国家14亿人,人手1.6部智能移动终端,未来物联网的智能终端数量还会几何倍数的增长,这些设备时时刻刻产生的数据足够庞大。

不过,目前人工智能天团的另外两个成员,算法和算力拖了后腿,导致1956年人工智能诞生以来生长缓慢,一直不火,没有“破圈儿”,但2012年卷积神经网络技术让机器深度学习实现突破,这个天团多年的磨练和积累,配上好契机,火了!这让人类对AI算力的需求在短短6年时间里爆发式增长30万倍,平均每100天就会翻倍,这种大模型计算需求一般的数据中心根本处理不了。几年前,谷歌AI负责人Jeff Dean预言说,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超过当时100万倍的计算能力。现在看起来当时这个显得大胆的预测还太保守了,而且社会对于人工智能计算的需求大到超乎想象。还好,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有了布局公共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的意识,光是今年内就有20多个城市和华为合作启动类似武汉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规划或建设,简而言之就是要“集中供智”,所以在前两天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表示“要大力发展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让AI跟水、电一样触手可及。”

为什么各个企业不自己建自己的呢?

100多年前电力刚发明的时候,大家都自己花钱买发电机给自己供电,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很不划算。而1882年爱迪生建起了第一个中央发电厂,集中供电照亮了整个曼哈顿。而现在要自己训练一个人工智能的大模型,动辄上千万美元。

但如果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话,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甚至我们个人按需租用,获得可靠可信便宜得多的算力,花小钱办大事。更重要的是,这会形成一个专家加行家”集中生智”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人工智能的专家和各行各业的行家的专业知识能快速融合,大家都有了一个可供使用的超级大脑,都能秒变成前无古人的学霸。比如像深圳的鹏城云脑目前已经支持了超过16万个AI训练任务,让人工智能成为真正的生产力融入到制造、出行、城市管理、甚至艺术创作,体育训练中。现在“集中生智”的鹏城云脑Ⅱ已经具备世界顶尖的数据吞吐能力和AI算力水平。在全球的IO500排行榜中全系统输入输出性能得分是排名第二的近20倍。

“集中生智”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经世界领先了吗?

至少目前这个赛道上竞争激烈。比如,美国18年宣布投资18亿美元,要求在2021-2023年开发至少两台新型E级超级计算机,新系统的性能将比当时美国最快的超级计算机高出50到100倍。微软也宣布斥资10亿美元构建一个AI计算平台。德国早在2018年就推出国家级人工智能战略,并资助一批高校建设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而在咱们国家,“十四五”规划中也明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自主安全可控稳妥是关键要求。因此,2019年,科技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中唯一的“基础软硬件”建设单位颁发给了华为。

尽管是“唯一”的,但技术并不是独享,因为有人把人工智能定义为出了人类自己以外一种高效的生产生活伙伴,凯文凯利也说谁率先和人工智能达成紧密的合作,谁就能赢得未来。但要和这个人类助手合作,首先要人类自己先紧密合作,所以昇腾AI计算产业是一个全开放的生态,进入这个生态的企业和开发者越来越多,

当他们汇聚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很多人也已经感受这一点,以前花里胡哨的应用和同质化的竞争少了,现在变得竞争性不强,合作性极大。

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编辑 刘峥)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