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今年初,美军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展了一场名为阿尔法狗斗的空战竞赛,经过两场比拼,该项目将在本月18日至20日迎来人类和机器AI的最后决赛。

阿尔法狗斗竞赛的目标是推进人工智能空战程序的开发和应用,因此对抗的一方来自美国空军中最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另一方则来自美国各大著名企业开发的人工智能空战算法程序。但是在前两场中,各开发者的程序面对的只是机动和过载都受限的低中级别电脑选手,只在最后的一场决赛中,各方的AI才将在无限制的条件下面对真正的同类AI强敌,甚至也包括操纵模拟飞机的F-16现役飞行员。

从一开始,DARPA就强调在竞赛中表现出色的算法将获得投资,并可能得到部署到F-16战斗机或者其他无人机上的机会,因此吸引了奥罗拉航空公司,佐治亚理工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应用物理实验室等著名的航空航天机构纷纷参与其中。
美军其实早就开始关注人工智能对于空战的影响了,此前也已经有过人机大战的先例。早在2016年,在DARPA的授意下,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和美国空军联合研发了一款早期的阿尔法空战人工智能,被用于检验AI空战代替人类飞行员的可能性,而与之对抗的则是在美国空军中担任上校职位的基恩李。在那场对抗中,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基恩李完全无法击败人工智能,无论是在近距离空战中的感知能力和反应速度上,还是在指挥协同作出决策的速度上,人工智能都是人类反应速度的上百倍。

不过,当初的AI仍然显得十分原始,正如前所说其试验的意味更为浓厚,但AI表现出的强大的能力却由不得美军对其忽视。4年后的今天,在早期的探索完成之后,尽管美军的空战AI仍然以不变的阿尔法命名,但其全新的发展方向已经大致分为了两条线:一是发展近距离作战的AI程序,其主要功能时操纵飞机做出各种迅速反应,包括规避动作,近距离缠斗,寻找最佳角度发射导弹等。另一条就是策略性的,包括对预警机获得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迅速在地图上标注敌方目标的地理位置,制定最佳的进攻或防守策略,分配火力直到达成目标等等。

由于后者具备更高的开发难度,需要像围棋和星际争霸AI那样加入大量的战斗经验和局势详情,目前美军提及较少,另外也是为了防止泄密,因此狗斗AI反而成了率先展出的对象,因为狗斗在强调远距离空战的今天,发生的几率越来越小,但又是美军最长忽视的训练科目,因此本次的阿尔法大赛,就率先为“狗斗”算法的开发提供基础。
有意思的是,不少参与空战AI的开发商都是从电脑游戏那里得到了灵感,尤其是即时战略游戏。诸如《皇牌空战》,《战地》系列等游戏当中实际上都有AI操纵战斗机的场面,其中的模拟器已经具备相当的智能,印度在2019年也专门开发了一款线上APP游戏,全方位的展示印度空军的飞机,其中也包括战斗机对抗,用于飞行员征兵。只不过游戏毕竟是游戏,出于保密的原因,在许多细节的制作上放不开手脚,而开发真正的空战AI时这些就完全不是问题了。

培养优秀的战斗机飞行员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也包括生命。印度战斗机飞行员是全世界训练量最大的,每年每人接近1500小时,却因为海量的训练加上保养不到位导致事故频发伤亡不断,如果AI足够成熟,取代飞行员不仅节约了大量军费,更能节省飞行员的生命,这对于任何一个军事大国都是极为重要的。此外未来如果执行高危险的任务,让AI战斗机去就完全够用了,从此角度分析,阿尔法狗斗竞赛的决赛有意安排人机大战,也是为了增强作战人员对AI未来发展的信心。

说到自动化空战,尽管早些年没有联系到人工智能的问题,但是此前网络上对于如何改造我国的歼8战斗机,不少人都提出过应该把它改为遥控飞机,这个段子流传了很多年,在如今空战AI的时代来看,似乎也不再是幻想了,只不过歼8遥控机只是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提出了一个如何解决退役飞机的方法,在今天,如果真的能开发出强大的空战AI,肯定能让歼8的战斗机再次提升,但与此同时,有了超级AI,放弃歼8重新设计一款专用的隐身无人机也未尝不可。
阿尔法狗斗大赛具备很高的军事意义,对于我国也是一个重要的借鉴,因为回顾历史,每一次的技术革命都是概念之争,谁率先提出并运用,谁就掌握了话语权,从雷达,到航母,再到核武器,再到隐身战机和无人机,再到如今的AI,自身不发展不代表别人不发展,在未来不重视空战AI或者没能力开发空战AI的国家,都可能面对被动和挨打。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