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3聚能大湾区”活动在前海举办。
近日,“2023聚能大湾区”活动在前海举办。安永中国主席及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陈凯在致辞中表示,随着国家将大湾区纳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湾区凭借其制度和区位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致力在创新规则对接、资源要素融合、成果市场化应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香港贸发局副总裁刘会平表示,对香港的企业而言,大湾区是重要发展机遇,港企在当地设置据点,有助于把握先机,拓展业务版图。
一直以来,深圳都被称为“中国硅谷”,是一座创新创业之城。据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深圳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达到了6.38万家,成为全国人工智能密度最高的城市。在人工智能浪潮下,由此可见深圳的创新力。
中共深圳市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曹赛先在致辞中表示,深圳正全面发力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一是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持续做好前沿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二是着力打造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科技“引擎”企业;三是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着力在产业科技融合上下功夫,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深化与港澳的创新合作,促使科技创新要素在全球充分流动和有效配置,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进一步提升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曹赛先说,要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深圳故事,增强深圳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也集聚更多的高质量的国际资源要素,促进深圳国际化水平的提升和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发展。其中就是要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加强与港澳国际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稳步推动制度型的开放,更加深度地融入世界。
前海作为“特区中的特区”,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全力支持香港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粤港澳合作水平、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加快建成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强、创新策源能力强、协同发展带动能力强的高质量发展引擎。
今年4月26日,安永大湾区卓越服务中心便落户前海,未来将以前海作为重要的枢纽,培育创新生态,推动科技赋能,服务和帮助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掌握科技发展大势,取得发展先机。
“安永布局前海,将有助于前海科技高质量发展,也使前海服务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在论坛上表示,前海把科技创新作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动力,以推动引领产业创新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主攻方向,以加快颠覆性技术创新产业化为突破路径,以集聚国内外拔尖创新人才为关键支撑,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深港科技创新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努力打造科技产业变革的孕育地、爆发地和集聚地。
王锦侠表示,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重大技术创新突破成绩涌现。新领域、新赛道、新产业、新经济加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乘势上,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引领未来的巨大潜力。
“考试也可以赚钱” 成立全球首个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
在主题演讲环节,深圳市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何杰从深圳四十年高速增长的经济数据及疫情后率先恢复的能力,以及深圳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优势,世界级科创企业聚集、毗邻港澳等特点,认为作为目前全球经济、金融发展名列前茅的深圳,未来将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及可持续金融中心。
何杰表示,深圳的金融科技一直是领跑者,一是因为起步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专门的扶持金融科技发展的意见,编了相应的指数,发行相应的基金产品;二是深圳集聚了一批金融科技的龙头企业,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走在全球前列。
何杰介绍,深圳发起成立全球首个金融科技师专才计划,业界赞助成立考试委员会、培训委员会,考培严格分开。“通过率跟CFA一样,只有40%,目前已有2000个一级持证人,200个二级持证人,考过以后,深圳人社局认定为金融科技的工程师,可以到市金融局领1万块钱,到区金融局领3万块钱,考试也可以赚钱。”
对于可持续金融的发展,何杰表示,主要包括两块:一是以金融的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绿色金融,二是以金融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金融或者社会影响力金融。在绿色金融方面,深圳是全球第一个对绿色金融进行综合性立法的城市。“欧盟也立法了,但只是对信息披露进行强制性的立法,深圳是综合性的法案,要求辖区的绿色债券的发行人,享受过政府补贴的,以及上市的金融机构必须建立绿色金融的内部控制制度。”
此外,深圳市金融监督管理局对于5000万元以上的贷款和投资,特别是对于股权私募,要先对环境的破坏性加以评估,之后再考虑经济性,这也开了行业的先河。
何杰表示,现代经济始于创新,兴于科技、成于金融。而金融必须向实、向科、向上、向善、向外,还要向稳。他指出:“深圳金融业年均增加值是20.4%,经济是20.7%,基本上是同步的,没有自我循环和空转。过去三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年均8.3%,这个速度是全国各大城市的第一位。”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论坛通过“未来湾区:展望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城市集群新格局”和“未来湾区:借力绿色科技平台推动可持续发展”两场炉边谈话,以及“聚焦科技:打造创新创业的优质土壤”和“聚焦革新:融合共筑前海深港国际金融”两场专题讨论,就大湾区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分析洞察、分享经验、建言献策,为大湾区融合发展共襄智慧方案。
安永华南区主管合伙人黄寅表示,充分释放大湾区发展潜力、加速让科技驱动社会发展,首先要“融合共赢”,培育创新创业生态“政用产学研”多位一体,紧密合作,打造湾区“科创共同体”;其次是“开放共生”,继续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科技浪潮,推动大湾区与国际深度接轨;最后是实现“人才共享”。黄寅指出,建设大湾区是一项系统工程,广纳人才,聚天下之英才而用之,并通过各方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为科创人才自由流动创造便利,才能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更大的内驱力。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程洋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