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先颠覆5点常识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认清教育的方向,才是当下教育的根本任务。——马文·明斯基(人工智能之父)

2018年,美国权威媒体《哈佛商业评论》发布"全球最受关注的十大AI领军人物"榜单,李彦宏作为唯一一位中国企业家登榜并排名第三。他在多年前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下一幕,人工智能。”

不管我们是否抗拒,我们已经进入了人工智能时代。近几年国内多所名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此前广西高考状元杨晨煜就考入了清华大学,师从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先生,学习人工智能。

科技迅猛发展,我们好像一不留神,就要踏进未来。未来的一切都将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作为父母,作为家长,我们都应该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将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我们将要如何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适应未来的发展?

对于这个问题,人工智能之父,马文·明斯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马文·明斯基是“框架理论”的创立者。和麦卡锡一起在1956年发起“达特茅斯会议”并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3年后,他获得了图灵奖。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先颠覆5点常识

马文·明斯基认为:学习者是完全活跃的主体,是他们自己思维的创造者。正因为如此,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不断磨砺自己的思维技巧,从而养成创造性思维,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造性思维是未来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能力。如果想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要对传统教育进行思考,他提出了5点颠覆常识的教育思考,收入了《创造性思维》这本书里。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先颠覆5点常识

一.学数学是从基础还是从宏观开始?

说到数学,不仅是很多孩子的痛,还是很多家长的痛。有的人甚至谈数色变。记得有一年某位著名老师出的高考数学题,让很多孩子哭着走出了高考考场。

难道数学真的这么难学吗?为什么有的孩子这么讨厌数学?

马文·明斯基认为,其实并非数学本身无趣,而是我们在传统教育中更加强调运算技巧,我们在每场考试中强调如何规避错误,很多孩子都会有厚厚的错题本。但是这些都是为了考试,为了练习,为了避免错误,而非开发创造力。马文·明斯基很担忧,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让孩子厌恶数学,还会让孩子在未来厌恶一切技术性质的事物。

其实数学是很好的开发创造性思维的学科,不仅如此,数学还可以让孩子从抽象的角度,符号的角度来认识世界,甚至改造我们现有的生活。

那么该如何学习数学呢?马文认为,在数学的初级阶段,传统教育方式以算术为基础。但其实算术可以不那么枯燥。有两个方法,一是让数学融入生活,让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从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还有一个,就是为孩子提供一张认知地图,不仅是数学,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为孩子提供一张认知地图。裹挟在算术中痛苦的孩子们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算术。所以很多孩子会悄悄地问:学那么多复杂的概念和运算有什么用呢?去菜市场买菜需要用到这些吗?这其实都是因为没有从宏观的角度去了解数学之于世界的真正意义。

马文从自身计算机专业的角度,将数学和计算机融合起来,引导孩子在简单的运算时,思考如何设计一套程序来完成运算过程。再比如几何学,可以通过一些交互性的图形程序,引导孩子观察对称性,甚至思考更深刻的一些概念。

而这种思考的过程,恰恰就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先颠覆5点常识

二.学段和分班有利还是有弊?

不管是中国还是美国,采取的都是学段制,将相同年龄、相同层次的孩子放在一起组班,从而更好更有效率地实现教学目标。

然而,马文对这点提出了质疑,他认为相同层次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最终导致大家的思考模式都是类似的,就算学段上升,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阻碍的。

此外,每一节课的时间大多在1个小时左右,这对于有的孩子来说,恰恰是扼杀了想象力,创造力,因为他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和研究。

这对传统的学段制教学,提出了很大的质疑。在现有教学模式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如何保护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呢?

就是让孩子充分接触不同层次的人群,去交流,让思想得到充分的碰撞。其次,家长要为孩子提供足够思考的时间,甚至允许孩子在课业上做出一点牺牲。

此前网络上有一个孩子叫拿云,他的父母都是科学家,拿云对天文非常感兴趣,他的父母也非常尊重孩子的想法,尽可能给予充分的时间,也提供必要的软硬件的帮助。拿云在8、9岁的时候,就能够将黑洞等专业的概念解释得非常清楚。实在是很了不起。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先颠覆5点常识

三.为孩子找到一个导师

著名的投资人查理·芒格,也是巴菲特最信任的好友。对他影响最大的精神导师是谁呢?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而查理·芒格经久不衰的畅销书《穷查理宝典》,也是以《穷查理年鉴》为蓝本。

马文认为,现在网络发达,为孩子找到一个精神导师其实非常重要。作为父母,作为教育者,我们心痛地发现,现在很多孩子崇拜的都是明星网红,脑子里想着都是成名赚快钱。这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其实并没有多大帮助,甚至是反作用。

所以为孩子找到一个导师,非常重要,并且,如果能在某个专业得到导师的认可,更加能够刺激孩子的投入和成长。毕竟自信和兴趣,更多来自于成功,而非失败。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先颠覆5点常识

四.先专后通,还是先通后专?

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通识教育,而且很多教育名家,教育博主都在推崇通识教育的好处。荣获“雨果奖”的郝景芳,就在书里提到过,通识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在心中构建宏大的体系,打通学科之间的关系,从宇宙和人类的角度认识自己的生活的学习,从而更好的确定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然而,马文则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通识教育真的有这么好吗?在孩子早期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在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情中,形成自己的专业爱好,然后再形成认知塔,所谓的认知塔,就是对某一领域的认知,越往下去,受到基因影响越大,但是越往上去,受到基因影响越小,影响主要来自下一层活动的相互作用。

而当孩子在某一个领域形成认知塔后,会利用自己认知的方式和思维模式,理解其他专业领域的学习。举个例子,我们常常很崇拜某些科学家,他们既在本专业,比如说物理有极大的成就,又精通哲学,还精通音乐。按照马文的想法,这个科学家一开始肯定不会是物理、哲学、音乐同时学习,而是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塔,从而打通了哲学,又精通了音乐。

对于马文的观点,我比较认同,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但是他和传统的学校教育又不相违背。也就是说,家长要在孩子接触世界的过程中,帮助发现兴趣和爱好,然后鼓励孩子深入研究。这就是一个先通,再专,再通的过程。主要看家长的引导。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先颠覆5点常识

五.让孩子想象自己是一台计算机?

最后一点,马文鼓励家长引导孩子将自己想象成一台计算机。这是什么意思呢?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按照计算机查找漏洞的方式解决问题。举个例子:

我不擅长物理——我的符号程序有一些漏洞

我不是很聪明——我的一些程序需要改进

我不喜欢物理——我的当前目标需要被给予更好的优先权

我很困惑——我的一些程序可能会与其他程序产生冲突

这样孩子的重点就不在失落的情绪上,而在于自查检索问题的根源上。换个角度来说,这其实就是一种成长型思维。重点放在成长的过程,而不在当下的情绪。

马文提出的这5点,有的对于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颠覆,但换个角度来思考,也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人工智能之父:先颠覆5点常识

《创造性思维》这本书给人的启发很大。作为父母和教育者,我们都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如何帮助孩子更好的适应未来的社会,不被未来淘汰。

教育之路,我们都要不断学习,筛选,甄别,最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