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与101联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浅析北京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人工智能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4月3日,清华大学和北京一零一中签订合作协议,北京一零一中成为清华大学北京首家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

本次签约后,101中学与清华大学将合作设立“清华大学创新实验班”行政班。该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由清华大学各院系支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等,将助力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快速成长。

继101中学成为北京首家清华“拔尖创新人才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基地”后,4月20日,国际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为全国18所中学授牌“丘成桐少年班”。北京有3所中学得到授牌,分别是人大附、清华附、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这两项举措,标志着北京优化大中小衔接培养早期拔尖创新人才,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同时,小创也敏锐地察觉到,北京各重点校在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越来越重视,小创带大家一起来看下——

北京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北京模式”

北京在基础教育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方面的探索是走在全国前列的,且呈现出起步早、起点高、顶层设计、体系化推进、全链条全要素培养等特征,从而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北京模式”。

早在2007年,北京市就率先在高中阶段酝酿并推进“翱翔计划”; 有些家长也一定很了解,北京市科协组织和参与了“三大人才计划”: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英才计划 (北京)、北京青少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

我们知道,国家已经把“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作为重点,这是我们打造科技强国的关键。

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长期、连贯的投入,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拔尖人才的培养更是如此,需要基础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的紧密配合。

需要做好向下衔接和向上贯通。向下衔接,就是开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识别、选拔、培养、升学的通道,让有天分、有潜力、有志趣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向上贯通,则主要是做好本硕博贯通培养,通过一生一策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培养学生的学术素养与潜力。

北京名校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小创认为,北京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所以跑在全国前列,离不开各重点校对“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我们来看下101中学和人大附:

101中学,多年来,不断建设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探索面向未来的生态教育体系;学校纵向打通学段,横向融通学科,变革管理体制,打造了四大学院组成的课程构架: 翔宇学院(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培养)、英才学院(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 GITD学院(全球创新人才培养)、鸿儒学院(教师培养)。

近年来,在英才学院的支撑下,在丘成桐中学科学奖、中科院计算所“一生一芯”计划、NOI测试、英特尔AI全球影响力嘉年华等众多项目上,北京一零一中拔尖学生不断涌现。一批学生成功进入哈佛、耶鲁、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更多具有创新潜质的初高中学生在平台上成长起来。

尤其,小创要提到的是,101中学在信息学学科的发展,101中学成立了“算法俱乐部”,面向集团校各个校区、学区内各协同成长学校的学生开展相关活动,致力于对小学高学段学生信息学方面的兴趣培养及进阶学习。通过俱乐部的活动让学生学习到更深入的信息学、计算机算法等知识,活动包括“未来算法科学家研修营”“未来算法科学家公益挑战赛”“未来算法科学家雏鹰计划”等。

在2022年CSP-J2复赛中,101中学实属一所黑马学校,排名仅次于人大附、首师附,总获奖41名,其中一等奖17人,二等奖23人。101中学的对信息学的重视,也为国家储备了众多信息学拔尖人才。

大家知道,人大附,是国内最早开展超常儿童教育的中学之一,并一直坚持至今。人大附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

2010年获准成立了人大附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试验基地”,通过打通学段和学科壁垒、改革培养和评价机制、完善超常儿童甄别方式等,探索了独具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模式。

通过早培的培养,人大附在五大学科竞赛中成绩一直遥遥领先。

人大附中在2022年全国五大学科奥赛中共取得36金14银,15人进入国家集训队,50人获得清北破格录取资格,2022年人大附中同时囊括全国国际奥赛金牌榜、五大学科竞赛集训队榜、决赛金牌榜、清北强基破格资格榜四个榜单的第一名,同时一举创造了多个全国纪录。

从历年北京CSP-J/S成绩看,人大附一直排名第一。2022年CSP-J组复赛成绩,共88人获奖,一等奖35人;S组复赛成绩,共95人获奖,一等奖55人。

人大附对信息学牛娃也是非常重视,2022年科技特长招生中,就有一条:信息学奥赛获得CSP-J组200分及以上,或者CSP-S组50分及以上,或者NOIP 99分及以上的成绩。

所以,如果孩子在信息学方面有突出成绩,是冲刺人大附、101等重点名校的重要砝码。

信息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重要地位

信息学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新一代工业革命的核心,“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浪潮的出现,无一不依赖和受益于信息学的基础研究——时代呼唤信息学拔尖创新人才。

2023年科技部已将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增长引擎,继续给予大力支持。

从国家的研发布局和进展来看,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人工智能,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9年,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将人工智能纳入北京中小学社会实践。

另外,在二十大精神第七条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 教育科技人才上,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今年来自北京科学中心官网消息,2023级北京青少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选拔,共有59名中学生入选,数学3人,物理8人,化学9人,生物18人,计算机21人,计算机学生占比35.59%,占比最大。

从21名入选的计算机学生中: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4人;人大附3人;第八中学2人;首师附、101中学、,北京中学,四中、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陈经纶中学、一六一中学、丰台二中、汇文中学、十五中各1人。

经常关注信息学的家长肯定会发现,这些学校,尤其是人大附、北师大实验、首师附、101中学、北京中学、丰台二中等这些学校,在历年的信奥获奖排行榜上都榜上有名。

在2023年中科大“少创班”竞赛信息公示中,有198名信奥生通过初审,学生人数也超过了数学等其他学科,可见,信息学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越来越受重视,在北京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中,也凸显出更重要的地位。

要重视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发现和培养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小创认为,对于拔尖人才一定要早发现、早培养

作为家长,一定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孩子的优缺点是什么,性格特点是怎样的,对哪些东西感兴趣,有哪些特殊潜质可以开发等一系列问题,父母从小在精心培养教育的同时就要注意细致观察。

对孩子潜能和能力倾向要进行早期诊断与评价,及时发现孩子潜能和能力倾向及其变化趋势,及时制定个别化的指导方案。

如果您孩子在小学阶段在理科方面突出,不妨让孩子加入到信息学学科的赛道上来,三年级及以上就可以学习C++语言,信息学是唯一一个可以从小学到高中的竞赛科目。

如果提前规划,并且有专业的信奥课程体系培训,孩子们是完全有机会在CSP-J/S比赛中获奖的,为未来备考NOIP、NOI,报考科技特长、强基计划做好准备,也为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储备优质人才。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