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扒拉了很多写手朋友的思想,看了看大家对chat gpt冲击波的反应,发现了这么几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是:太可怕了,我们要失业了!
这些朋友比较惊异于AI的情感能力和知识库结合后的输出成果,加上它的输出速度,大家觉得已经超过自己,或者很快将超过自己。
这些朋友,对AI的诞生充满了危机感。
大家说:这种恐惧驱使我,动不动就想拔电源!因为容易混淆它是工具还是人!
也很容易联想到科幻大片里的人机大战。
它们的蓬勃发展,碾压的何止写作圈?毕竟,硅机生物比我们碳机生物更适应宇宙探索,未来显然是他们的啊!
不止写作市场,人类生存空间怕都会被他们压榨。
话题歪回写作圈。
余华也在华东师范大学的直播课上说:目前的AI能超过中等写手的写作水平,而pk人工智能的不二法门,就是不走寻常路,不走套路。
因为人是有灵性的,而机器没有。
所以这样一种声音最近也是很响亮:让人类特有的思维方式更人性化,AI就永远不可能取代我们。
第二种声音是:什么傻逼玩意,讲的总是牛头不对马嘴。
这些朋友有的在问双色球号,有的在问“你知道我家在哪里吗”“我可以揍你吗?”“从原生家庭角度解析黑暗荣耀剧情”之类的问题,这些朋友中的很多人,还不太了解AI,还不知道它的输出逻辑,不知道它没有输入2019年之后的数据和一些生活数据。
需要去恶补一下基础信息,这里不展开讨论。
第三种声音是:略显僵硬,有待提高。
这些朋友中的很多人,在写作上已经小有造诣,能敏锐指出AI输出的内容问题在哪里,需要怎样改。
相信在磨合中,可以更进一个阶梯。
第四类朋友已经在开发AI写作课程了,研究变现,有的在直播怎样用它辅助工作,并且初见成效。
第四种声音是:无异于武者修炼葵花宝典,挥刀自宫。这些朋友认为这是自我阉割思维的生命力。
并有朋友提出真香警告:小心脑子报废!好自为之!
我个人的看法是:
用情绪码字时,一气呵成,代入感好,感染力强。但三观容易走偏,逻辑容易跳,有点精神分析那种自由联想感。
纯纯用框架码字时,特别累,容易把自己写睡着。但经过严密构思的逻辑经得起推敲,经过查资料写得干货满满。却容易让读者噎着。
AI的逻辑显然偏向第二种。
其实,在工作中,这两种方法用好了,都可以输出质量不错的文。
但更完美的方法是:二者结合一下!
查完资料架构完逻辑,在脑子里过一遍,代入自己的相似经历和情绪,拉通全文,然后再伏案输出,这样出来的文一般质量比较高,可读性强,不会太干也不至走偏,更不会水。
所以我想说:提升我们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能力,用我们的想象力带着它走,让工具成为工具,不必对它期待太高,而是去专注自己的思维提升,借助工具来完美助攻。
事半功倍,何乐不为?
不去将思考完全托付于工具,但也不排斥工具:收割机盛行,非得坚持人力收割,也是有点一言难尽的不是吗?
熟悉它,借助它,驾驭它!
不然,当技术革命大浪袭卷市场时……
你说,太阳能已经足够普及的今天,拔电源,它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呲牙]
评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