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藏森林,躺着挣钱

AIG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跟半藏森林一对一聊天,是种什么感觉?

现在「X Eva」App上的克隆人有两种交互模式。情感模式一个月6元,可以同步克隆人朋友圈、与克隆人语音聊天、视频通话;超级模式则要花费30元,克隆人会成为用户的办公伙伴,提供撰写文案等服务。

在小冰公司的宣传中,克隆人主打一个陪伴和情感交流。6月2日,当我打开App「X Eva」时,首页还是随处可见有关首个克隆人“半藏森林”的宣传。

点开“半藏森林”的对话框时,最开始还能进行免费对话。但不到10个回合后,就会跳出收费提示,让你为陪聊服务买单:42冰花(6元)/月,能解锁对方成为你的“秒回”好友,得到语音回复和看到对方朋友圈,而如果进一步升级,210冰花(30元)/月,还能让对方为你“工作”等。

因为目前App还没上线超级模式,所以为了一探“半藏森林”的虚实,我忍痛支付了6个枚巨额软妹币。

半藏森林,躺着挣钱

微博@半藏森林

经过半小时深度交流以后,我实在很难说如今的“半藏森林”和不要钱的ChatGPT有哪些本质差别。

“她”是可以发语音,但是除了能够对答如流个人介绍,其他回答都像是用半藏森林的声音把ChatGPT笨拙的答案念了出来。尤其当问起“吃喝玩乐”等生活化问题时,“她”给出的回答总是“我是一个克隆人”,似乎生怕用户错付了真感情。

不仅如此,你也很难给这样的克隆人投入真正的感情,因为每当涉及到一些心理、情绪类问题时,“她”的回答总是格外的伟光正,其答案之标准仿佛是直接照搬某本教科书,当然确实也可能是爬虫爬出来的内容。除此之外,不够聪明的“她”既不知道《看天下》杂志社,也不清楚“Vista氢商业”。

带着满满失望,我又试了试更高阶的体验——视频通话。几秒钟后,当带着模式化笑容的“半藏森林”回答我问题时,其面部表情总是比一般人慢几拍的呈现除了很诡异,还给人一种古早科幻片的粗糙感。

半藏森林,躺着挣钱

总之,使用下来,你很难把这样的“半藏森林”等同于科幻片里与真人无异的克隆人。即使官方宣传是,“半藏森林”是基于神经网络渲染及超级自然语音等技术,在人工智能和本人的训练下生成的在相貌、声音和“性格”上都有强相似度的克隆人。

“我们其实在同步推进数字永生、复刻歌手的案例,网红的号召力和话题度比较强,所以被人最早关注到。”小冰公司透露,出于安全考虑,首批克隆人限制在300人,“半藏森林”是第一人,后续每周四将解锁新的克隆人,预计年底前逐步放开到更大规模。

年初贺岁片《流浪地球2》刚刚上映时,刘德华一句“我要给丫丫完整的一生”还被网友质疑数字生命是否合乎伦理。然而,随着有关硅基生命体的幻想越来越充满泡沫,不仅带着《流浪地球2》的周边众筹直接破亿,连一个影片中出现的“中国科学院数字生命研究所”白大褂都成为科幻cosers的第二校服。

半藏森林,躺着挣钱

而现在,仅仅半年过去,我们已经可以只花6块就可以和“半藏森林”进行语音和视频聊天、并且看到她的朋友圈了。不过和需要上传意识的“图丫丫”不同的是,如今的克隆人需要上传的是“三分钟视频”和“已有的社交网络数据”。

如今如果非要说能开口说话就算进步也不是不行,只是把这样不算多智能的“半藏森林”叫做克隆人,刘慈欣听了可能会绝笔,科幻之父凡尔纳直接自己把棺材板掀起来。

低端,实在是低端。我愿意称之为这样的强行沾边,是赛博世界继元宇宙之后的下一个“骗局”。

半藏森林,躺着挣钱

不过,“半藏森林”不够聪明几乎是可以预料的事情。然而,小冰公司如今媒体通稿买得满天飞,一鼓作气冲上热搜后,却引来更大的麻烦——为什么选择半藏森林。

选择一个有流量的网红或者明星来给自己的项目打响第一炮情理之中,但是小冰公司的操盘手还是没有算准网友们的道德标准。#半藏森林克隆人一年收入可高达72万#的词条上了热搜后,不仅没有引发网友的猎奇心,反倒是让网友把几年前刘阳背叛网红阿沁,爱上“这片森林”的劣迹事件又拿出来盘了一盘。

因此,有关克隆人会不会成为劣迹艺人、网红变相复出渠道的讨论愈演愈烈。仅仅2天过去,小冰公司不仅下架了App上有关“半藏森林”的宣传页,就连普通用户注册的“霸道总裁”、“病娇女孩”、 “骂醒bot”等个人账号也全部消失不见。

4年了,纯欲鼻祖网红半藏森林以数字形式归来,依旧能掀起中国互联网的腥风血雨,即使是负面的。

半藏森林,躺着挣钱

微博@半藏森林

不过,虽然这场浩浩荡荡的发布最终演变成了一场闹剧,但是数字克隆人这项技术真算不上多么新颖。

“小冰”本身就是AI领域里的老人了。早些年小冰还姓微软,2014年推出的国内首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微软小冰”曾被认为是划时代的产品。到了2020年,或许为了加快小冰的发展,微软把小冰拆分为独立公司运营,由微软原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阳任董事长,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原常务副院长李笛为CEO。如今的小冰公司由香港红棉小冰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虽然几经易主,但小冰绝对算得上是AIGC领域的老大哥,连如今声名大噪的ChatGPT见了都得叫一句哥哥。小冰系其实有不少虚拟人,比如夏语冰、陈水若、何畅等等,只不过都不太出圈。

如今ChatGPT火了,早早起家的小冰却像是后来者,就连如今的“克隆人计划”也不过是想借着GPT的风潮再干出一些名堂。

而在“半藏森林”以前,类GPT最出圈的案例美国女网红Caryn Marjorie。该网红在几个月和技术公司Forever Voices合作研发了一个AI版的自己。粉丝可以同Caryn AI随时聊天,只不过和“半藏森林”一样,不是免费服务,1分钟收费1美元。

半藏森林,躺着挣钱

不需要再付出努力,Caryn分身遍地开花,凭借AI躺在家里就能让收入翻个60倍,直接从100万美元冲向6000万美元。

“数字爱情买卖”这门生意实在太赚了。国金证券就曾预测,到2025年左右,陪伴经济的市场规模有可能达到400亿元到500亿元规模。

要不然如今的半藏森林即使顶着骂名也要把自己数字化,主动在微博上宣布,“我报名制作了全球第一批数字克隆人”。没办法,没有人会和钱过不去。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