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关系: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

AIG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这篇推文的标题是端午假期读的一本新书的标题,一个字没改。这本书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一门火了50多年的人际互动(Inerpersonal Dynamics)课程的转化,两位合著者分别是这门课的创立者、人际互动之父大卫 · 布拉德福德(David Bradford)和传承者、人机交互女王、卡罗尔 · 罗宾(Carole Robin)。

与家人、朋友和同事建立充分信任、彼此成就的深度关系(exceptional relationship),需要因时而异、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很难在一本300多页的书里完全讲清楚,所以在斯坦福大学,它是一门参与式的课程,老师指导同学分组实践,在模拟案例和真实场景下学习、思考、讨论、实践,从而习得更多的经验和技能。

深度关系: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

不过实事求是地说,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收获主要是理念层面的启发,而非技术层面的参考。只谈技术层面,本书所涉及的方法,绝大多数我们都知道并已掌握,属于人际互动的一些基本模块。但是这些基础模块只有在正确的理念指引下,才能有效组合为带来深度关系的利器。它是地图,变跬步为千里,带你成功登顶。下面用我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并介绍下书中值得参考的观点。

1. 本书假设人们需要深度关系,深度关系让我们彼此信任,相互成就。

我以为深度关系与自主关系虽有不同,但总体近似。深度关系带来关注、接纳、包容、信任和支持,带来共同成长。自主关系推动彼此自主性提升(成长)。

2. 本书假设深度关系是可以养成的,并且循序渐进,逐步深入。

本书认为,深度关系有六个特征:一是你和对方都可以更充分地展示真实的自我;二是你和对方都愿意袒露脆弱的一面;三是你和对方都相信自我表露的信息不会被用来对付自己;四是你和对方都可以坦诚相待;五是你和对方都可以用建设性的方法解决冲突;六是你和对方都愿意为对方的成长与发展付出。这六个特定的划分,为我们评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提供了参照系,这是本书最大的贡献。

深度关系: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

3. 本书提供了许多案例,让我们在案例模拟中学习掌握相应的方法。

本书坦言,它无法给出构建深度关系的通用方法和速成捷径,但给了读者足够多的参考内容。由于本书使用的大多是国外的案例,所以国内读者阅读时会缺乏代入感。尽管如此,本书还是做到了直面问题。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在建立深度关系时,面对的问题是同构的,面临的担忧是相似的。深度关系的前三个特征都跟自我披露有关,后三个特征都跟反馈与冲突有关

对待自我披露,我是比较保守的。我在阅读之初受罗杰斯的非评价理念影响比较大,深感自我披露是影响力最强的工具,不利于咨询师做映照出当事人内心的镜子,所以是心理层面必须禁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我一度提出「不干预他人、不披露自我」的沟通原则。客观地说,这种保守态度也导致我比较难跟他人深入沟通。好在我的工作是做调查研究,必须跟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快速建立信任,获取信息,所以实践打磨了我的提问和倾听能力,于是扳回一局。

在对待冲突方面,我总体上是持创造性、建设性解决问题的态度和立场,并强调有效沟通,即表态、解释、建议(甚至示范)的意义和作用。后者是许多相关的书籍都共识集合,本书所提供的方法工具里也有它们的痕迹。

本书还推荐一个15%法则,在可说可不说的时候,勇敢一点点,披露一点点,说说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主动打开话匣子。这个法则也是一种近似表达,与我之前推荐过的20秒原则、So What反问类似,都是给没有标准的东西杜撰一个标准,释放「有比没有好」的标准红利。

深度关系: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

4. 本书强调了情绪、感受的价值,认为我们在沟通时要坦言自己的感受,表露自己的情绪,同时也关注和同步对方的感受和情绪。

我认为,有必要区分问题导向的沟通和关系导向的沟通。前者通过提供信息来解决问题,与决策咨询(我的工作)有关。后者通过强化关系来建立信任,与心理咨询(我的兴趣)有关。

生活中多数人与我们的关系停留在问题解决层面,所以保持理性,在认知(逻辑)层面沟通,提供信息、观点和建议,就可以有效达成目标。但是,生活中还有许多人值得我们超越纯粹的问题解决,建立起深度关系;或者许多人的问题唯有建立了良好关系,才有可能解决。当我们与这些人相处时,必须采取关系导向的沟通方式,努力通过提问、倾听与主动自我披露,推动对方也自我披露,然后直面冲突,通过有效反馈,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建立起起信任。

这里的核心要素的确是感受、情绪等人类底层的心理要素,而非认知(逻辑)、意志(选择)等人类高阶的心智功能。过去我们习惯于掩藏我们的感受,压抑我们的情绪,但本书建立我们在构建深度关系时反其道而行之,做到有序有度的表达。

5. 深度关系或许是无法达成的目标,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努力的方向。

事实上所有复杂的、有价值的沟通,都需要我们兼顾问题导向和关系导向,同时解决问题和强化关系,获取信息和信任。前期我推荐过《绝对坦率》的理念,就是在良好关系基础上的直抒己见,这是对彼此都最好的方式。我们可以把绝对坦率理解为是深度关系的半成品,也是我们多数人努力的目标。

本书认为并非所有的关系都能成为深度关系,而非深度关系也不是直线抵达,可能会一波三折,甚至回到过去。本书所推崇的深度关系,是「慢沟通」的产物,因为关系的构建需要时间慢慢来,才能编织起情绪的千丝万缕。因为消耗的时间很多,所以本书认为我们每个人只能有少数的深度关系。

相比之下,我们生活中的多数关系,属于浅层关系,是「快沟通」的产物,因为问题的解决讲求实效,不给我们那么多时间,只需马上判断和决策,马上看到行动和成效。我们多数人都是习惯了这样的沟通和关系,但本书启发我们思考另一种可能,一种我们大家都内心渴望,又不敢轻易尝试的理想的关系状态。

对我本人而言,下步要为深度关系作深度沟通,增加语音沟通的频次。真人会谈、视频会议和电话交流等沟通方式对于问题解决而言或许效率不高,但对于关系强化而言却是意义重大。回顾过去,真正强有力的关系,都是语音和面谈确立起来的,而不是靠微信文字聊天建立起来的,即便有AIGC的加持仍是如此。

深度关系:从建立信任到彼此成就

6. 有的深度关系还要解决权力距离和利益冲突等问题,所以我们要降低自己的预期。

家庭和单位之外的深度关系只要解决情感联结和时间投入的问题,就可以步入正轨。但我们多数关系都属于家庭和单位之内,此时就必须面对权力距离和利益冲突等难题。书中也谈到了一些类似的案例,包括两位作者之间发生的几乎摧毁其几十年友谊的矛盾。

在跨文化研究中,不同民族和文化的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是一个重要指标。在人与人不同的关系中,也存在不同的权力距离。我们甚至可以推而广之,站在自主性差距的角度来看待这些关系。深度关系要求双方建立起相对平等、均衡的关系。但如果一开始双方就处于一种非常不平等、不均衡的状态里,那么构建深度关系就是极其困难的。比如说你和很难跟你的父母(或子女)、领导(或下属)建立起真正的深度关系,除非你和对方强大到足以无视这些客观的、结构性的差距。

利益冲突也限制你跟他人发展深度关系。斯坦福商学院的课程是硅谷许多高管曾经上过的课,但是他们到了企业里,遭遇利益冲突时,还是很难做到深度关系的最后一点,即牺牲自己的利益来成就他人。家庭内部也是如此,大家沟通起来更加直接,更容易陷入分歧。在这些关系里,学会划出边界,坚持自己,或许更加重要。

正因如此,我们在读完本书,对深度关系充满憧憬时,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牢记我们建立深度关系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成长。要慎重选择建立深度关系的对象,同时,在无法马上达成目标时,记得用本书中的一个金句来给自己打气:

我们在遇到障碍的时候,为其加上「暂时」这个词是很重要的。一旦加上「暂时」,含义就从无望变成了可能。

关于解缚的普罗米修斯

我是温州人,爱好读书和写作,喜欢心理学和数字化。欢迎关注公众号,收藏并阅读以下合辑: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