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浅谈影视AIGC

AIG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头部广告(手机)

观点 | 浅谈影视AIGC

近日,爱奇艺发布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首次公布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方面取得的进展:引入AIGC辅助剧本评估。爱奇艺内部数据显示,AIGC目前对场景和人物拆解的准确率超过90%,有效提升了爱奇艺在剧本评估、预算规划和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效率。除此之外,爱奇艺通过AIGC技术,迅速实现对影视剧的剧情理解,以此改进搜索结果、推荐和用户互动来提升用户体验。

我接触AIGC比较早,也正在做一些AIGC的自媒体工作。最近,有朋友向我问起影视AIGC,希望我提供一些影视业AIGC发展情况的信息。

很多人认为2023年是AIGC大爆发的元年,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ChatGPT及Midjourney的诞生。

观点 | 浅谈影视AIGC

有关ChatGPT的讨论很多,它的“神奇”之处在于训练后强大的创作能力。甚至像我这样的写手,有时也会觉得不如机器人写得快,写得有深度。作为行业写手,我的创作其实90%源自业内新闻,还有9%是我的从业经历,剩下的1%算是那点个性化的灵感吧。我创作内容中的99%,ChatGPT都可以学会,而且可以以秒为计地完成创作,这是件让撰稿人忧伤的事情,创作的工作机会难道就这样让机器人抢走了?

很多媒体机构已经大量采用机器人撰写财经新闻、体育新闻了,这些作品也在深度影响社会。值得关注的是,最近股市上“小作文”泛滥,一些穿着调研文章“外衣”的谣言,左右着投资人的情绪。在人们不能分辨机器人创作内容真实性的情况下,投资风险正在加大,这样的AIGC恐怕并非我们所期待的。

不少类似Midjourney软件的出现,让人工智能绘画上了个台阶。与传统绘画方式相比,AI绘画具有自动化、智能化、高效化等优势,大大缩短了绘画时间,同时提高了绘画的精度和真实感。抛开技术不谈,仅就这一技术的应用,就能让许多广告公司的美术部门解散,让众多行业里的美工丢掉饭碗。内容创作者前所未有地感受到了来自“未来”的危胁。最近,好莱坞编剧和演员大罢工,就是为了抗议人工智能“入侵”内容创作领域。

观点 | 浅谈影视AIGC

在业界还在讨论影视大数据的时候,我就接触了不少影视AIGC,尤其是编剧软件。其实,大多数编剧都只是用普通的办公软件来创作剧本,也有不少人研究专门的编剧软件,但也不过是按照编剧行业标准提供个性化功能的“垂类”办公软件。我也曾经参与过类似软件的研发,当时团队希望这款编剧软件不仅是个办公工具,还能带入一定的“剧情要素”,具有“情节线”提醒功能、收视率预测功能等,这些需要大数据能力的功能大概能算作早期的人工智能了。后来,我投入大量精力参与人工智能剧本评估工作。开篇所提及的,爱奇艺发布的AIGC辅助剧本评估,严格说来仍是辅助工作,只是对创作者的作品说YES或NO。如今这一思路正在被打破,一些影视作品的创作主要由AIGC完成,编剧的工作只是去修正或者给予提示(Prompt),甚至有的创作完全不需要编剧参与。

如果说当下利用AIGC创作电影或电视剧还只是噱头,利用AIGC创作短视频或者直播已是现实。一些内容创作者发现他们创作的内容价格相当低,低到不足以支撑日常生活开销,于是利用人工智能来提供“伪创作”。我也曾利用翻译软件创作一些微头条、微博内容,也看到过许多读者的批评,因为这些翻译软件还不够聪明,翻译后的文字不是那么理想。也有创作者会回击批评者说:“这样一条微内容收入不过几分钱,你们还要什么质量?”

观点 | 浅谈影视AIGC

当创作与收入不匹配的时候,不需要成本的机器创作(或AIGC)自然就冲到了前面。一些平台已经开始要求创作者在发布此类内容时添加“人工智能创作”标签,言外之意——在看到某些不太自然的作品时,不要有太多抱怨。

就我个人而言,并不希望AIGC出现在现实生活里,抢夺那些有才华的创作者的饭碗;我希望它们出现在元宇宙中,在与真实社会平行的虚拟世界里高效创作。这算是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妥协,但人工智能未必会与我们妥协。

(方世彤 英国志奋领学者,Stirling大学传媒管理硕士,长期致力于电视传媒的发展研究和咨询顾问工作。)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zongyiweekly@163.com

观点 | 浅谈影视AIGC

观点 | 浅谈影视AIGC

观点 | 浅谈影视AIGC

观点 | 浅谈影视AIGC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页尾部广告(手机)
标签:

评论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